由美国引发的戴相端日多元全球金融风险正在不断扩大。 亚洲金融危机已过去25年,龙现全球进入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国益突以中国为代表的际货继续新兴经济体逐步崛起。近日,币体在“让历史告诉未来:亚洲金融危机二十五周年的系弊回顾与启示”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表示,推进站在新的戴相端日多元历史时点上,回顾亚洲金融危机,龙现主要由美国引发的有国益突全球金融风险正在不断扩大。 作为亲历者,际货继续戴相龙曾参与制定和执行中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币体重大措施。他在研讨会上表示,系弊与25年前相比较,推进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戴相端日多元比例逐步下降。美国政府负债占GDP比例,已从65.9%提升到128.8%以上。美国经济实力很难支撑原来美元的地位。而美国重大货币政策的出台都会带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加美元储备,承担了美元外汇储备投资风险和贬值风险。 戴相龙认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日益突出,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他建议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发行特别提款权(SDR),允许其中一部分可用于成员间的流动性支出。同时,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加强中欧经贸合作,促进欧元稳定。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美元虽然是美国的本币,但又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权通过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及其财长、央行行长会议,督促美国政府把国家负债率逐步降到70%以内(相当于25年前的水平),减少美国货币政策溢出的负面效应。”他称。 此外,要加快中国现代金融建设,增强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戴相龙表示,抓紧建立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现代融资制度、现代金融监管制度,提高我国对囯际金融治理的地位和作用。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长远看,经济和金融很难全面脱钩。中美金融关系应该继续寻求交流、合作、共赢。但是,也要准备好应对美国发起金融战的有力措施。 为防范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区域协作,2000年5月,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的财政部长在泰国签订“清迈协议”。根据协议,“10+3”对设立2500亿美元的互助性资金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很多共识。 戴相龙建议,继续推动“10+3”金融合作,建立区域应对全球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为巩固和发展“10+3”经贸合作关系,还应创造条件继续讨论“清迈协议”的落实,提高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区域性协防能力。 |